织物后整理助剂应用技术

发布日期:2021-07-30浏览次数:

织物后整理助剂应用技术

 

涤纶碱减量厚面料的悬垂性

在碱减量工艺后,发生面料疲软,悬垂性、弹性下降的现象,要求恢复弹性,增重,增强悬垂性及耐洗回复性。实践证明,用本公司BD-130阴离子性的室温自交联单氨型硅微乳,可以满足上述要求。碱减量稍有不足时,用BD-130阴离子性的室温自交联单氨型硅微乳,与BD-1007-30弱阳离子的双氨型氨基硅微乳,在工作浴液中配合使用,可以产生协同效应,提高面料的柔软度。

 

提高纯羊毛羊绒的柔软性的助剂

抗缩抗毡化抗起球可以通过“一加一减”化学法得到有效改善,但手感整理依然重要。柔软剂优良的成膜性能是柔软品质的关键。由于高分子线性聚合物是非交联的,被处理织物呈现油滑手感,不是理想的柔滑;而交联成橡胶化的结构,则使滑度降低。所谓优良的成膜性能应该是干爽型的柔滑,其化学成分和结构,需重新考虑。本公司生产的BD-10076-80A是一种高浓缩(有效含量80%)的改性氨基硅微乳。将其稀释至20~30%浓度,即可以成为柔软剂。

 

不剥鳞的纯羊毛、羊绒的抗起球柔软处理

高档羊毛(绒)制品,出口定单要求不剥鳞,从而对抗缩抗毡化抗起球的处理要求难度增加。本公司开发研制的BD-CN-2平滑剂、BD-10076A2-80柔软剂复合使用,可以满足上述要求。

 

/七毛、二/八毛毛纱及成衣获得接近纯羊毛的手感

腈纶与天然羊毛分属不同的物质,适用的柔软剂也分属不同的体系,因而一直成为柔软的难题。事实上,为降低成本,生产厂家的毛纱成品,也有质量优劣之分,混纺材料中的羊毛,有的质量低劣,使柔软难度陡增。现在流行的方法是用双氨型氨基硅微乳与平滑剂的复配,平滑剂一般使用高分子的羟基硅油及交联剂,可以使纤维表面形成油膜。但油滑感易返粘到手上,说明并非是结合性的。这是明显的缺陷。此外高分子聚合物乳化稳定性差,柔软剂静置即分层,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推荐使用本公司开发研制的BD-CN平滑剂、BD-10076A2-80柔软剂复合使用,可以满足上述要求。

 

绢丝柞丝及丝羊毛混纺毛纱及成衣的手感

这类产品均需要柔软剂有良好柔顺性,使处理后的织物有良好的纤维抱合力,且要求保色增深,使被处理织物色光纯正。纯绢丝本身质地优良,可以使用片状柔软剂与单氨的阳离子硅微乳(如本公司BD-ME4)复合物,或单纯用BD-ME4阳离子硅微乳做柔软处理。绢丝与柞丝的混纺织物,由于柞丝手感粗糙,纤维短脆,要求柔软剂有优良的成膜性能。绢丝与羊毛混纺毛纱,与绢丝与柞丝的混纺的织物情况基本相同。本公司BD-1007R-30柔软剂,专门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,推荐使用。

 

天丝混纺毛纱及成衣的柔滑手感

醋酸纤维类混纺织物遇水发硬、干后疲软,要求柔软剂兼顾柔软、滑爽、硬挺的风格,单纯双氨型氨基硅微乳,不能满足上述要求。必须采用特殊改性处理的柔软剂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本公司BD-10078-80专门为解决天丝混纺产品的柔软处理要求而设计,推荐使用。

 

锦纶、氨纶袜的优良手感

成品袜柔软处理要求获得天鹅绒般的柔滑手感,并且要求袜的回弹性、回复性,拉伸率得到进一步改善。一般用双氨型氨基硅微乳可以达到相应满意的程度。但是,成品袜对氨基硅油的细微变化敏感。氨基硅油的氨值、粘度、挥发份含量以及改性程度,都会影响袜的手感。要保持手感整理的稳定性,对柔软剂品质稳定的要求十分严格。纯棉交织氨纶袜的柔软处理,主要针对染后手感下降而进行。其中还需考虑定型工艺对手感的影响。推荐本公司柔软剂如下:BD-1007-30适合普通要求的柔软处理,成本低,适用面宽;BD-1007-90是一种高吸附性的氨基轨油预乳化体,可以提高上油率、缩短织物浸渍时间,提高工效,达到超滑手感;BD-10076-80是一种超滑型的氨基轨油预乳化体,适合氨纶包芯丝纯棉袜的手感处理;如果要达到丝绒般的手感,推荐使用BD-10076A2-80柔软剂。

 

涤纶高速缝纫线的防熔断滑爽处理

涤纶缝纫线在高速缝纫(4000 ~10000/分钟)时,由于丝线快速通过针眼的摩擦产生热,使针头升温,以至熔断缝纫线。所以必须将缝纫线作柔滑处理。方法是用二甲基硅油浸渍处理。由于市场竞争,迫使生产企业竞相压价,并竭力降低成本。目前市场上有超低价(13/公斤)的二甲基硅油,实际上是掺白油(高达到50%),并且是用废聊裂解物生产的二甲基硅油。为什么仍然有市场?因为内销涤纶缝纫线在使用时,一般只要求600/分钟,与高速缝纫还有很大距离的缘故。鉴别二甲基硅油中是否含有矿物白油,只需沾在手上用肥皂洗,就可以鉴别。矿物白油容易洗除,二甲基硅油不容易洗除。

 

人造丝线的柔滑处理

理想的丝线处理剂,应具备增亮、滑爽、抗静电、优良的抱合力的特点。传统的双氨型氨基硅微乳与阳离子羟乳复配的柔软剂,应在淘汰之列。代之以特种改性硅蜡乳液,是今后的发展方向。本公司新研制的BD-3231F丝线处理剂,是一种可溶解的硅蜡制剂。既可被溶剂稀释,或与蜡及矿物油相容,又可以直接用水自乳化分散,或用少量乳化剂配制成各种乳剂。由于是一种100%的原油,最方便、轻松地应用是随意直接用水稀释至细腻的乳状液使用。可用于高档丝线的平滑、柔软、抗静电整理,是传统的硅油乳液的更新换代产品,它克服了硅油乳液容易发生漂油,沾污纤维的缺陷,由于不用或极少使用乳化剂,对染色丝后整理的色光改变影响小。经BD-3231F处理的丝线,柔顺光滑,色艳亮泽,丝线断头率、劈丝牢度得以改善。由于助剂具有亲水、自乳化、抗静电性,故在处理工序中,机械设备不易污染,容易清洁,本助剂对人体安全无毒,属于绿色助剂。

 

纯棉深色织物的增深处理

为了弥补织物染后色泽的偏差,许多深色织物都需要作增深处理。纯棉织物的要求更高。本公司有针对地开发研制成功BD-29-8增深剂,不仅可以使被处理织物满足色泽、色光、色牢度要求,而且兼具柔软手感。染后固色、增深(增艳)、柔软整理一体化,是今后发展的方向。

 

柔软整理中粘缸粘辊

硅油柔软剂引起粘缸粘辊,常见的有以下原因:1、氨基硅油本身。制造氨基硅油的环体原料纯度会对氨基硅油质量有影响。2、氨值。氨基硅油的氨值低,乳化性差,容易出现粘缸。3、乳化体系。乳化剂选择不当,或乳化剂配比过小。4、柔软剂复配不当,有阴阳离子发生反应。4、工作液反复使用。5、水质偏硬,水中金属离子超标。6、工作液PH值偏酸或偏碱、7、工作液中金属盐超标。8、工作液温度偏高或存在蒸气直接对工作液加温。9、脱落纤维过多存在于工作液中。10、柔软剂浴比过大。11、清缸不及时。

 

柔软剂的合适的添加量

目前,由于被处理织物品种多、工艺条件各有不同,柔软剂作为织物后整理助剂,添加量的大小差异很大。这其中,也包括柔软剂作为产品,其有效含量的定位。这常常是导致用量不当的原因。

20%有效含量的柔软剂产品为例:

织物类型

工艺

传统浴比

现在流行浴比

涤纶为主的混纺厚型织物

浸轧

10~20g/L

20~40g/L

涤纶为主的混纺厚型织物

浸轧

5~10g/L

10~20g/L

腈毛毛纱

浸渍

4~6%(干重量比)

6~12%(干重量比)

从以上列表可以看出,柔软剂使用量的增加,是一种趋势。

通过增加助剂用量,来提高织物整理效果,往往是染整企业经常使用的方法,也成为一种思维定势。结果使成本增加,功效降低。

 

柔软剂超量使用会导致什么结果

一般情况下,只要柔软剂产品的分散稳定性好,被处理织物在超量柔软剂环境中,不会有明显的损害。我们曾做过成衣柔软整理的试验。有一家染整厂接到一份纯棉成衣沙洗订单,要求处理到样品的手感(湿、滞、软)。用5%双氨型氨基硅微乳直接当工作液使用,结果达到了客户需要的手感。这是柔软剂超量使用的一个例子。从表面看,多用柔软剂似乎没有什么坏处。

但问题还是明显存在的。首先是成本的提高。其次,过量使用化合物,对穿着性有害无益,也容易被测化学物超标。其三,容易发生工艺环境及排放污染。织物的吸液量是一定的,超浓环境中,灰毛更容易通过毛细效应而积聚,引起粘缸、粘辊。过浓残液的排放,增加环保处理成本。

笔者在一家染整企业调研时,建议将助剂减少50%,作试验。对比结果,柔软效果没有改变。这项工艺改革,使助剂的价格降低一半。一方面,企业要降低生产成本,其中包括不断向助剂供应商提出降价要求。另一方面,不断增加助剂的用量,而使得成本居高不下。这是值得思考的。

所以建议,染整企业,应该定期(3~6个月)要例行助剂用量形式检测。具体方法:以当前用量为基准,分别向低、高两边扩展,一组对比不少于五个样板。